在老挝,南传佛教流传至今,已经有七百多年的历史。南传佛教不但非常完整地保存了一套巴利语三藏圣典以及许多重要文献,而且僧侣至今还按照二千五百多年前的行为规范过着剃除须发、三衣一钵、托钵乞食、半月诵戒、雨季安居等简单朴素的修行生活。
老挝的民族文化与佛教文化紧密相联,从语言到建筑,以及文学、表演艺术等处处都有佛教文化的痕迹。“老挝的文学、戏剧基本还是引用古老的宗教故事,老挝舞蹈分宫廷舞和民间舞,宫廷舞大多取材于佛经故事,表现真善美战胜假恶丑以及因果报应的思想。”
老挝的民间节日也深受佛教文化影响。宋干节是老挝传统的新年,在每年4月13日至15日三天。节日期间,老挝人在寺院拜佛、浴佛、泼水、栓线、布施、堆沙、放生等,同时在家里、大街上相互泼水、祝福。塔銮节也是老挝重要的传统节日,每年11月举行,为时半个月左右。塔銮意为“大塔”或“皇塔”,位于万象市东边塔銮广场上。节日期间,全国各地的僧侣和佛教徒绎不绝前往塔銮朝拜,国家要员要在塔銮的佛像前举行宣誓仪式、饮圣水仪式和参加游神活动,民众也携带各种食物、香烛、鲜花等向塔銮朝拜及向僧侣布施。
老挝是一个佛教国家,目前老挝的人口约为630万,85%的居民信奉佛教。全国有2000多座佛寺,几乎每一个村庄都有一两个佛寺,共有2万多僧侣。在现代化的冲击下,年轻人特别是在城市中的年轻人,由于生活环境与生活方式和传统社会完全不同,现代的西式教育也使他们在一定程度上远离了自己的传统文化和习俗。依托佛寺教育,老挝民族文化和佛教文化得以代代相传。
老挝 | 中国 |
佛教有传承传统文化的作用 | 传统文化一般不依靠宗教传承 |
信息来源
肖耀科《当代老挝佛寺教育的社会功能及其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