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社区 意见建议
当前位置:首页 > 案例库 > 风俗 > 应该用力地握手

应该用力地握手

案例正文

邓老师是赴毛里求斯的汉语教师志愿者,初到毛里求斯任教学校的邓老师得到了非常热情的接待,校长和老师都纷纷热情的与邓老师握手表示欢迎,但是,在握手的时候,邓老师发现任教学校的校长和老师都很认真地用尽了力气握他的手,而他则是没有用什么力气。随后一段时间,邓老师发现接待自己的老师态度有些变化,没有之前那么热情了,邓老师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询问之后,有位老师告诉邓老师他认为没有得到邓老师应有的尊重。经过一定了解之后,邓老师才发现在非洲有一个习俗,那就是越用力握手,越是表示对对方的尊重,但这个习俗恰好和中国是相反的。

分析点评

首先邓老师是没有意识到到达非洲以后已经是在跨文化交际了,邓老师用中国的习惯去对待和理解外国人,从而导致了这次跨文化交际的失败。邓老师以后毛里求斯的人握手习惯和中国人是一样的,只是轻轻适度的握一下手,就表示了友好和欢迎了,却没有想到原来在毛里求斯等非洲国家,握手越用力,越是能表达对对方的尊重,因为这中国的握手原则恰好相反,所以当邓老师与毛里求斯接待的人轻握手时就引起了跨文化交际中的误解。其次是邓老师没有做好相应的了解工作。在赴任之前,是应该主动充分的了解赴任国的相关信息和情况的,这样才能在到达赴任国以后顺利完成跨文化交际,及时的适应异国文化,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完成志愿者的相应工作。

解决问题:

作为远赴异国他乡的汉语志愿者教师,我们应该做到入乡随俗,了解和尊重对方的文化习俗,主动适应,以更好的完成跨文化交际。邓老师应该提前了解好赴任国的文化,首先要从避免问题的发生做起,提前做好功课,避免文化冲突和误解的发生。其次是如果发生了误解,一定要及时的去了解情况,然后自我适应和调整,尽力的弥补,比如向对方友好的做出解释,并且要记得再下次相同的情况下避免同样的问题发生。同时,邓老师也应该引起重视,提前了解一些该国其他方面的人文习俗,以避免再次发生此类的误解从而给对方留下不好的印象。

差异点
毛里求斯中国
毛里求斯等一些非洲国家习惯用力握手,在他们的文化中,越是用力握手,越是表示对这个人的尊重轻轻的握手,就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和友好。不能太用力握手,不然对方会觉得握手的人不礼貌。
延伸阅读

在非洲某些穆斯林国家,女子不可主动向男子握手、拥抱或行贴面礼。同样的,男子也不可以跟刚认识的女性朋友握手、拥抱或行贴面礼。除非是家人之间或是非常亲密的朋友之间才可以,要不然就只能是同性之间进行握手、拥抱或行贴面礼。


思考题

信息来源

浏览: 评论: 收藏:0
应该用力地握手
案例编号:11366
洲:非洲 国家:毛里求斯
分类:风俗
上传时间:2017-12-11 10:27:45
分享者:巩丽丽
点赞
评论
案例点评:
评论

您可能在找这些

无相关信息
上传资源 上传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