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社区 意见建议
当前位置:首页 > 案例库 > 语言文字 > 我不是牛!

我不是牛!

案例正文

小杨是一位在印尼工作半年的汉语教师志愿者,有一天一个学生期中考试得了一百分,下课前发试卷时,小杨就表扬他说:“哇,你真牛!”那个学生突然一脸不高兴地就和小杨告别了。小杨也感到莫名其妙,不解其中的原因。第二天上课前,那位学生找到了小杨说:“老师,我昨天没有做错什么,你为什么说我是牛?”小杨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学生不仅认为老师是在夸他,反而认为老师是在冒犯他。小杨连忙向学生解释,“你真牛”就是夸他很厉害。学生打消了疑虑之后,又重新接纳了小杨。后来,小杨也吸取了教训,在日常生活中也开始留意中国和印尼语言文化的差异,在做好汉语语言技能教学的同时,也更加注重语用教学,整体提高学生的汉语语言能力。

分析点评

在中国勤劳而又无私奉献的牛被赋予美好的象征,如牛气冲天。牛也经常被用来夸别人,如你真牛。相同的动物在不同的语言文化里有不同的文化意义,虽然印尼“牛”也可以表示一个人做事吃苦,但是一般不直接用来夸别人,其次,“牛”还可以表示一个人贪睡,如你睡得像牛一样香。小杨在没和学生讲清楚“牛”的文化意义的同时就直接用“牛”夸学生是有欠考虑的。在汉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应该以语言学理论为理论指导,将语言教学和语用教学结合起来,教授学生汉语的语言知识和语用知识,并遵循汉语的语用原则,提高学生们对中国和印尼的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减少他们在使用汉语时的语用失误现象,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

差异点
印度尼西亚中国
在印尼“牛”除了表示一个人做事吃苦,还可以表示一个人贪睡在中国“牛”用来形容一个人做事吃苦,可以用来夸别人很厉害

信息来源

标签: 牛、文化词语

浏览: 评论: 收藏:0
我不是牛!
案例编号:11202
洲:亚洲 国家:印度尼西亚
分类:语言文字
上传时间:2017-12-03 16:00:24
分享者:王小溪
点赞
评论
案例点评:
评论

您可能在找这些

无相关信息
上传资源 上传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