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D同学于去年8月份被派到在印度尼西亚一所大学的孔子学院担任汉语志愿者教师一职。转眼到了今年的四月份,小D和当地的朋友聊天时提到了中国的清明节。小D的印尼朋友表示他们也有给逝去亲人扫墓的习惯,但不是在清明节,也不是每年都要扫墓,因为扫墓的费用非常高昂。由于小D的好奇心以及对文化差异非常感兴趣,她想积累更多的跨文化交际经验;所以她就请朋友介绍一下当地是如何扫墓的。听完朋友的介绍后,小D不但目瞪口呆,更是觉得毛骨悚然:他们的扫墓方式竟然是把已经埋葬的亲人重新挖掘出来,清理棺材;如果尸体的情况还不错的话,人们还会给尸体换上一身新衣服。虽然小D已经做了充分的心理准备,但是在朋印尼友向她展示扫墓图片时仍然觉得头皮发麻,而朋友却觉得小D大惊小怪,因为这样的扫墓更像是一场农村派对,是一次将亲朋友好友聚集在一起难得的好机会。
这种独特的扫墓方式存在于印尼苏拉威西岛上的塔娜托拉查(Tana Toraja ) 由于扫墓仪式通常会持续很多天,所以举行葬礼的家庭需要攒好几年钱,才能支付扫墓所需的费用。每过一到五年,死者的家属将会从四面八方赶回塔娜托拉查。仪式开始前几天,大家就忙着从附近的树林中砍伐竹子做成担架;之后家庭成员再费力将尸体从坟墓中取出,将棺材清理干净;有时他们还会丢掉腐烂的棺材,用一块裹尸布裹住已经萎缩的尸体,裹尸布中放着新衣服和死后的礼物。很多当地人都会十分自豪的向你表示,自己曾经从印尼的各个角落赶回家来,在合适的时间挖掘出自己父母的尸体。在这个仪式上,家庭成员和客人们甚至还会好奇地转来转去,给尸体拍照或者自拍,同时也要压制住他们想要呕吐的生理反应。尽管现在大部分托拉查人都是基督徒,但他们还是传承了大部分祖先流传下来的 “万物有灵论” 的信仰体系,这在人们对待死亡和濒死过程的看法上体现的极为充分。托拉查人并不认为死亡是生命的终结,相反他们认为去世只是通往 “Puya”(灵魂圣地)的必经之路。
而大多数中国人尤其是汉族讲究“入土为安”,他们普遍相信尊重先人对活着的人有好处,这个想法结单概括就是:你好好尊重你的祖先,那么你祖先会保佑你。所以将逝去的亲人再次挖出来“折腾”,在中国人看来是一种极不尊重祖先的行为。
印度尼西亚 | 中国 |
把祖先尸体从墓中取出 | “入土为安”,不打扰死者 |
一般认为,印尼群岛地区早在 100 万年前就有人类居住,而印尼地区的居民一直以来都是“万物有灵观”的笃信者。万物有灵观,在《原始文化》中被泰勒阐释为关于灵魂的学说和关于精灵的信条,即原始人类对于躯体之外存在的灵魂的信仰以及存在于万物之中的精灵的笃信。万物有灵观是原始人类无法正确认识自然惠赐与自然灾害等种种现象的反映,是人类最初对于自然界不可控力的敬畏与崇拜。东南亚很多地区自古以来就存在灵魂及万物有灵观念,生活于印尼群岛地区的居民也不例外。在他们的观念中,不论是动植物,还是山川、河流、建筑物、自然现象和物品,都被认为具有精灵,坟墓当然也不例外。
信息来源
标签: 丧葬习俗、万物有灵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