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正文:
王亮一直渴望去看一次坦桑尼亚的桑给巴尔这座有石头城之美誉的城市,终于有机会独自旅行在这个美丽的城市,
桑给巴尔城中曲径幽深,有喧闹的集市,有许多清真寺,还有装饰得富丽堂皇的阿拉伯式房屋。最初建造这些房屋的主人为了同周围的人攀比,不惜任何代价极力渲染、粉饰他们的住所。而那些木质大门上的雕刻更是林林总总。市区建筑物的高大木门上布满铜钉,华丽的图案精雕细刻,具有典型的阿拉伯风格。
据估计,这些手工雕刻艺术品可达500多种,它们的存在,更加鲜明地体现了当时那种奢靡的攀比风气。徜徉于这座被无数条狭窄的街道和小巷环绕、令人心醉神迷的宫殿,就必须抽出几天的时间来,才能一领小镇所独具的风骚。
桑给巴尔有“石头城”之誉。市区西部临海一带为古老的石城区,当年桑给巴尔帝国的石造城墙、塔形堡垒和原苏丹王宫珍奇宫至今尤存。石头是一座古老的城市,虽然它的名字有些平淡,但是这丝毫不能影响它曾经是桑给巴尔文化中心的重要历史地位,200多年以来的历经沧桑却没有改变石头城的这种地位。它们通常以栲树做支柱,用珊瑚岩和石灰浆垒墙壁,屋顶由漆成暗红或白色的铁皮盖成。这类建筑最具特色的要算它的大门了,这种闻名于世的“桑给巴尔门”通常都是用当地产的菠萝蜜树或从非洲大陆和印度进口的柚木等硬质木料做成。高大、厚重,每扇门上通常都有类似我国古代官府大门上的那种横竖各排列四至五排的铜制饰钉。所不同的是,我国这类大门的饰钉是圆形的,而桑给巴尔门的饰钉是尖的。门上雕图代表着不同的含意,也反映房屋主人不同的喜好。差不多每个门的外圈都要刻上一条链子,这样可以保佑全家免受灾祸。这种被认为是“国粹”的大门作为文物受到保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