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化差异案例库平台

迟到很正常

张兴晏  2016-06-30 20:23:01  访谈
案例正文:

在卢旺达工作的孔学姐向我分享了一些她在那的经历。其中有一件事令她印象深刻。就是她赴任后,除了完成日常的教学活动外,还会帮忙组织一些文化活动。第一次的文化活动,她是作为学习者“观摩”整个活动。“八月十五”中秋节的活动定于下午两点开始。因此按照在国内的习惯,她一点四十分左右就到了活动现场,这个时间段,活动现场的人很少,学生、老师都很少在。孔学姐也没觉得有什么,“踩点”到在中国也是很正常的现象。所以她找了个位置坐着等活动开始。然而到了两点的时候,来到活动现场的学生也就几个,没有总人数的三分之一。所以,活动延迟。在差不多两点十分的时候,才开始有学生陆续的进来,直到两点半,学生才全部来了并开始活动。但是,虽然活动开始了,邀请的嘉宾并没有到,所以重要的活动环节也能开始。等完了学生还得等嘉宾,大概三点,嘉宾才来到活动现场。令孔学姐惊讶的是,学生们对于活动延迟,对于自己的迟到,嘉宾的迟到,毫无反应,一副习以为常的样子。在后来的工作中,孔学姐找到了答案。因为她更多的见识到了他们“迟到”的功力。孔学姐感慨的说:“一般有什么活动,延迟是很普遍正常的现象,一般推迟一个小时算是意料之中,有时候可能两个小时都有可能。”




延伸阅读:


思考题:


分析点评:

迟到在东南亚国家和非洲国家是很普遍的现象。或者因为气候,或者因为习惯,或者因为经济,人们的时间观念并没有那么强。同样的,卢旺达的人的生活节奏也很慢,做事情时多是慢条斯理,不急不躁,时间观念淡薄,因此迟到也是很常有的事。而在中国,大多数的人迫于生活的压力,做事情强调效率,追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完自己的工作。因此,中国人还是比较守时,约好了一个时间,至少会提前五分钟到。所以,在中国迟到的现象并不多见,但偶有发生。相较于卢旺达而言,可能大多数的中国人都会觉得自己是很守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