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化差异案例库平台

中国学生对老师毕恭毕敬vs美国

霍晓娟  2016-06-29 19:55:24  来自笔者的亲身经历
案例正文:

在中美合作办学的一个中心,中国教授和美国教授都开课。所以课堂中中国学生和美国学生一起学习。但是小明发现,不管是在中国老师的课堂还是美国老师的课堂,美国的学生总是非常积极的提问,而绝大多数中国学生都是默默地听讲,记笔记。美国学生会质疑老师的观点,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中国学生除了在美方老师讲出让自己忍无可忍的偏见时才会反驳,其他时候只是听听就算了。



延伸阅读:


思考题:


分析点评:

在中国,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人,这是一个被大家所公认的关于老师的定义。但是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人对老师的定位是极高的,他要告诉别人道理,传授知识给别人,还要解答学生的困惑。这里有一个默认的含义,就是老师懂的比学生多,老师是过来人,是权威。一直以来这样的观点深入人心。加上中国人的面子问题,学生如果不同意老师的学术观点,就等同于质疑老师这个人,对老师不尊敬。但是在美国,老师与学生更多的是一种合作的关系,老师是协助学生完成自己的研究的指导者,为学生提供研究的方法和收集材料的手段,学生在课堂上可以说自己的想法,对老师的观点可以提出自己的质疑,老师也对这种质疑喜闻乐见,这样可以深入探讨,真正的去解决问题。这也反映出另外一个问题,中国学生更习惯于识记知识,而美国学生更喜欢探讨问题。双方都各有利弊。因为有时候美国学生的讨论是天马星空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