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化差异案例库平台

家常文化 (图文)

郑微微  2016-06-29 18:44:52  网络
案例正文:

小郑是一名中年摄影爱好者,他被马拉维的盎然绿意深深吸引着,转眼间,到马拉维已经三个月了。一天,一位小郑在当地结识的好友邀请他到家里做客。小郑谢过朋友,并且按照中国的礼仪,准备了一些见面礼。

到达目的地后,小郑刚开始有些拘谨。在受到了热烈款待之后,小郑才渐渐地不那么紧张。小郑注意到,好友家中,老少同堂,十分和谐,这在来自中国的小郑看来,这家老人是十分有福气的。他带着微笑问好友:“家里老人多大年纪了?”好友并没有回答。小郑以为自己失言,转而问家里的老人:“家里小孩儿有几个?”回答:“6个。”小郑紧接着拉起家常:“虽说能生是好,但怎么生了这么多?家里看情况也主要是务农,不怎么好养活吧?”还没等对方回答,好友赶忙过来把小郑拉到一边,告诉他说这些话是不礼貌的,会让人觉得尴尬,甚至不舒服。

小郑赶忙为自己的行为道歉,并且解释说:“在中国,朋友之间互相询问这些,是关系亲近的表现。”

图片4.jpg



延伸阅读:

中国人和马拉维在处理“寒暄”这举动时,差异很大。在中国人看来,询问老人年龄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敬意;询问孩子的年龄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慈爱;主动关心亲戚、朋友的家庭经济状况是为了表达对方在自己心中很重要……但是在马拉维人看来,这些都是不礼貌的。此外,涉及计划生育的话题,谈论总统的健康问题等,也是会引起他们反感的。




思考题:


分析点评:

马拉维虽然是比较贫困的国家,但号称“非洲的礼仪之邦”。该国成立之初,作为开国总统、曾在英国行医的班达就告诫国民说:“我们可以贫穷,却不能没有礼貌和尊严。”因此对于小郑,他们注重礼节、热情招待。但是,马拉维人的自尊心很强,在谈话时,如果涉及经济、年龄、计划生育等话题,会另他们感到不快,这一点很需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