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化差异案例库平台

奇怪的葡萄牙语(图文)

郭子敬  2016-06-29 16:05:16  郭子敬原创
案例正文:

 小郭是一名生葡萄牙语专业的学生,大四通过国家汉办的选报,赴非洲西海岸岛国佛得角担任一名汉语教师志愿者,去之前,小郭心想,自己是葡萄牙语言专业的,和其他志愿者相比,交流不存在障碍,所以汉语教学和推广工作进行起来应该不存在障碍,而且这也是一个很好锻炼自己的机会。用葡萄牙语和母语者交流,能够更好提高自己的水平。

    到达佛得角以后,一切和自己想的差不多,看着周围的标语,小郭并没有感到陌生,在学校里,小郭也可以流利的和学生们交流,同学们也都很喜欢他。但是效果也发现了一些奇怪的事情,他去当地商店买东西的时候,几乎完全听不懂老板在说些什么。一开始他并没有在意。可是慢慢他发现,只要是离开了学校,周围的语言他都很难听懂,为此,小郭感到很诧异。难道当地不讲葡萄牙语言吗?

图片2.jpg



延伸阅读:

克里奥尔语是由皮钦语所演变而来的,因为这些人说着不同的语言,为了沟通,而会发展出一种称之为“洋泾浜(皮钦语)”的沟通方式,而这种沟通方式通常没有文法可言,而若这些操不同语言的人因为种种因素而长期定居,他们的子女在缺乏可供参考的文法的情况下,会自行将皮钦语加上文法,因而产生克里奥尔语。




思考题:


分析点评:

佛得角曾长期时葡萄牙的殖民地,到现在两国之间还依旧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当地的官方语言是葡萄言语。但是当地人是黑白混血的克里奥尔人,许多没有受过教育的平民多食用克里奥尔语进行交流,所以单单掌握葡萄牙语,在佛得角交流还是存在困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