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化差异案例库平台

不来上课的学生们(图文)

贾文静  2016-06-29 15:04:21  贾文静原创
案例正文:

小刚是一名在校的实习生,负责教布隆迪中级班的汉语。有一次学校放假三天,分别放五一劳动节的假,但是为了保证课时以及课程的进度,就把课串到了周六上。小刚认真地备了课,还准备了视频要放给学生看。但是等到了教室一个人都没有。但是由于布隆迪人有的时候会迟到,所以小刚就一直在等。但是一直等到最后一个学生也没来。小刚觉得很委屈,自己做了很好的准备,但是没有一个学生来上课,并且也没有提前请假。




延伸阅读:

在布隆迪,有很多日子我们是能给学生安排课的,因为他们很尊重自己的传统节日,认为节日的时候就应该好好玩。比如:国庆日——7月1日;元旦——元月1日(四天);劳动节——5月1日;升天节——复活节后40天;万圣节——11月1日,圣诞节——12月25日。并且周六是祷告的日子,也是不能上课的。作为汉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习俗,在他们国家重大的节日里,就尽量不要给学生安排课程。




思考题:


分析点评:

在布隆迪以及很多国家,周六周日就是休息的,即使串课他们也不会去上课。周六学生们一定会去教堂做祷告,所以他们不可能去上课。周日他们觉得应该就是应该放假的日子,不理解为什么串课。所以在中国有很多这样的情况。因为放假,老师会串课,但是留学生的出勤率往往不高。对于留学生来说,周末是应该放松的,他们经常喝酒聚餐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