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化差异案例库平台

开口就是几门外语的摩洛哥人(图文)

李文博雅  2016-06-28 15:27:32  新浪博客
案例正文:

生活在摩洛哥个恩恩妈妈有一天在麦当劳排队等点餐,在她前面几个衣着打扮潮流的摩洛哥年轻人在雀跃地热议着。

 

       هذا الرجل

       est très bon.……

       it is not right……

 

恩恩妈妈听不懂他们具体说的什么,因为语速很快,混合着阿拉伯语、法语与英语。

恩恩妈妈从小学开始学英语,到了初中都不敢说出口,高中还无法流畅写作。就算和同学在路上练习英文,别人听到不是笑话就是觉得装。




延伸阅读:

 因为摩洛哥曾经被法国殖民过,很多东西比如行政结构等比较西化,法语则成为摩洛哥的第一外语。

摩洛哥的学校分为私立和公立(幼儿园则只有私立)。公立小学学法语,中学或高中则教授英语,大学后可以自行选择第三外语。有条件的家长会送小孩读好点的私立幼儿园,到该上学的年龄已经有一定的法语基础,私立小学就能够加授英语。私立学校的孩子很多是到初中就能流利用法语阅读、交流、写作,高中大部分学生都能说英文。

除了学校的培养,在摩洛哥家庭里也经常能接触外语。那些教育良好甚至是留学法国的家长说法语比阿拉伯语流利,所以用法语跟孩子交流也是非意识行为。那些家庭的孩子通常也是幼儿时期说法语比阿拉伯语多。在摩洛哥也有很多嫁给法国人的,家庭生活用法语也是非常自然。

家庭里另一个学习外语的利器就是电视了。摩洛哥是卫星电视,就算是平民窟,个个房顶都立着个卫星接收器,能接收几百上千个电视台。摩洛哥本土主流的两个台Medi1和2M轮流放着法语和阿拉伯的节目。还能接收到埃及、黎巴嫩、法国、杜拜等台。




思考题:


分析点评:

摩洛哥人聊天的时候混杂几种语言是非常普遍的,连那些没上过学的妇人都能说上几句简单的法语。走在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是法语和阿拉伯语。在摩洛哥,很多标识比如街道、公司/机构门牌、店招等,法语与阿拉伯语并用非常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