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分的关心 |
|
党瑞霞 2015-09-18 17:44:44 自编 |
|
案例正文:
小刚是一名汉语教师志愿者,他被派到赫尔辛基的一所中学任教,经过在这里半年的工作生活后,他渐渐地习惯了这里,也爱上了这里,和学校的很多老师、同事都成为了朋友。William是他同办公室的比较好的朋友,他们经常在一起讨论中国和芬兰文化的一些差异,小刚还经常向他请教芬兰学校的一些教学方法。这一天,小刚一上班发现William气色不是很好,而且一个劲打喷嚏,没精打彩的,小刚就问他怎么了。William说:“可能是感冒了,最近身体总是不舒服。”这一句顿时让小刚生了怜悯之情,而且想到了William平时爱吃糖、不运动而且也比较胖,所以就说,“William你吃药了吗?我这里有药。哎,我应该说说你了,你看你平时吃那么多糖,也不怎么做运动,你应该多做运动,少吃些糖。”可谁知,听到这些后,William变得很不高兴说:“你是我爸爸吗?你不需要这么管我。”小刚听后也很惊愕。
|
延伸阅读:
|
思考题:
|
分析点评:
芬兰人比较看中个人的独立性,受人照顾往往被视为弱者。给对方出主意或提建议时,不能使对方认为自己小看他的能力。芬兰人对上面第一句话的反应通常是"Take care of yourself. I hope you'll be better soon.",而不必教人怎么做。中国人则以出主意提建议表示关心,而且以兄弟姐妹或父母亲人的口吻,或以过来人的口气,这对芬兰人行不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