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正文:
徐先生是国内的一位国防军官,2008年时被派往芬兰考察学习。来芬兰不久后,他的妻子和女儿也来陪读,一家人过得其乐融融。此时,正是女儿上幼儿园的年龄,徐先生知道芬兰教育全球第一,同时又希望女儿能容入当地社会,了解当地文化,便带她去幼儿园报名。幼儿园园长的态度都非常好,可是跑了几家都发现没有位置了。芬兰的幼儿园都是有固定编制的,徐先生的女儿要上幼儿园必须得通过幼儿园向市政府社会事务局申请,等候排队。可是这一等,徐先生和他得女儿就等了四个月,到了年底,事务局办事员打来电话说,恐怕得到明年9月份徐先生家附近得幼儿园才会有空位。几经折腾后,徐先生感觉让女儿在芬兰上幼儿园无望,便打算送她回国。可是几天后,事务局的办事员又打来电话说,邻区有个幼儿园出现空位,如果徐先生愿意便可以去。徐先生总算松口气,虽然路途有些远,但是他还是很高兴地答应下来了。
不久后,他和芬兰的朋友说起此事,认为这些部门的办事效率很低。但是芬兰的朋友却解释道,第一,芬兰很重视教育,国家对老师与孩子的数量比例有严格规定,老师数量有限,所以空位并不多;第二,当地人都是提前半年就报名排队,这样可以优化配置资源,然而徐先生并不了解该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