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化差异案例库平台

你的客套会当真

朱安娜  2016-06-24 19:16:26  自编
案例正文:

A是来华留学生,在山东师范大学国际交流学院学习汉语。她和中国的汉硕研究生B是好朋友。放寒假了,A没有回国,B回家前和A一起吃饭。A说很多朋友都回自己国家了,自己寒假还没计划怎么过啊。B就随口客套一句:“有时间欢迎到我家玩啊。”A看起来很认真的思考了几秒,说:“可以吗?太好了!不过我要给我妈妈说一下。”B面露尴尬但又不好意思拒绝,毕竟是自己刚说出来的话。然后A就和B回家了。




延伸阅读:


思考题:


分析点评:

客套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再平常不过了。在中国,客套属于一个伦理范畴,蕴藏着儒家文明礼仪化行为的理念,是内心修养的外在表现,是“礼数”。但是在摩洛哥,他们比较直接,不会客套。把中国人的客套当成了正式的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