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化差异案例库平台

烟熏桑拿

  2015-09-18 17:23:51  
案例正文:

  随着中外贸易的发展,很多中国人出国出差,体验了中外文化的不同。小张在的公司正在和芬兰的公司做贸易,他被派到芬兰谈业务。经过半个月的商谈,一切都已妥当,芬兰公司的经纪人对小张的印象极好,便带他体验了一把芬兰的烟熏桑拿。本以为全世界的桑拿都一样,小张毫无准备地有了一次与众不同的体验。库奥皮奥是烟熏桑拿的发源地,他们前往此处进行体验。小张一踏入桑拿室,就卷入一团热气中,连呼吸都感觉干热。桑拿房的炉子都是用木炭烧水,木材的香气深入水蒸气了,温度极高,比小张在国内经历的桑拿房温度都高。房子中都盖满了木炭,让人感觉脏兮兮。此时,小张难于适应高温,感觉血脉贲张、头脸发热、身体出汗,身体也变得软绵绵的,非常后悔来体验这种高温桑拿。而正在此时,芬兰的经纪人跑进了浴室,拿出水桶和水瓢,往铺满石头的炉子上浇水,屋内又冒起了阵阵蒸汽。经纪人拉着小张跑出桑拿室,跑到湖边,一下子将小张推倒冰冷的湖水中,而自己也扑通一声跳入湖中。小张大叫一声“冷”,随之全身毛孔收缩,使劲扑腾了几下,赶紧爬了上来,跑回了桑拿屋。而此时,他再也没有感觉桑拿的燥热,而是感觉无比的舒服。这样,他几次出桑拿屋,在湖中游一下,感觉与森林、湖泊、空气、天空融为一体,又回到桑拿房中发汗,感觉好极了。这种感觉真是奇特,小张再也没有了一开始对芬兰桑拿的偏见。




延伸阅读:

一、“桑拿”是芬兰语,这样的称呼恐怕与桑拿的起源有关。 芬兰是桑拿浴的发源地,这个令人舒筋活络的风俗,最早起源于芬兰的乌戈尔族。“桑拿”的原意是指“一个没有窗子的小木屋”,最初的小木屋,不仅没有窗户,甚至连烟囱也没有,浓烟把屋子熏得油黑,因而,那时的桑拿就叫“烟桑拿”。后来,一些富有革新精神的人安装了烟囱,桑拿从此也就有了新颜面。 不过,芬兰的一些地方仍然保留了“烟桑拿”,但享受一次,却要很多钱,而且很费时间,因为“烟桑拿”要熏上七八个小时才能达到真正的效果。




思考题:


分析点评:

一、同一事物在中外有着不同的体验,每一件事都受当地的自然环境以及人文风俗习惯的制约。所以在做任何一件事,都不能想当然地按照国内的习惯或者想法去做,而是应该仔细调查一下,以免给自己带来不变,或者产生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