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化差异案例库平台

中国式英语

宫张萌  2016-06-23 14:09:45  自编
案例正文:

小王在赴美做志愿者之前前,自认为英文水平还可以,毕竟学了那么多年,自己也下了许多功夫 ,且上了不少英语培训班,从普通的到最高档次的,里里外外花费了上万元。应付各种考试也算是一路过关斩将。但是,到了美国后,刻骨铭心地学到了一个词“Chinglish”---中国式的英语。用英语和自己同胞交流时还可以应付,但是和英语是母语的学生、教授和其他人士进行交流时,一涉及到实质问题,双方谁也听不懂谁,至少有半年的时间痛苦异常。小王觉得自己失去了交流的能力,多年建立起来的信心和信念,像是一下要被摧毁了。



延伸阅读:


思考题:


分析点评:

   语言是其文化和习俗的载体、沉淀,虽然人类的各种文化多少有相通的一面,但是更多的是其特殊的一面。而西方文化有着与中华文化截然相反的一面。例如,美国崇尚积极进取(positive or ambition)的态度,和中国人“谦虚、艺术”的处事、说话原则,经常发生“冲突”,构成对有效交流的妨碍。这就是所谓的“文化冲突、差异”。Chinglish则是指: 用汉语文化、思维和习惯等去套用“英语文化”,其结果是所学到的、所谓的“流利的英语”仅限于和同胞交流,和“英语为母语的人士”交流时,双方因“文化差异”在语言表达上的体现,无法相互理解和沟通。不去了解和学习英语国家文化在交流、沟通运用上的体现,而只是套用本国的文化和习俗,往往是造成交流障碍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