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化差异案例库平台

失落的印第安族

周卓屿  2016-02-21 17:16:24  著作
案例正文:

几个世纪以来一直遭到殖民压迫的人数众多的土著居民,目前在许多拉美国家中依然是农民阶级的基本群众;但是,他们都处在现代文明之外。在厄瓜多尔,土著居民占总人口的40%左右,绝大多数属于古代农业人们克丘亚人和艾马拉人的后代。

在谈及秘鲁(同样适用于厄瓜多尔)社会和民族文化发展的特殊性时,秘鲁共产党创始人J·C·马里亚特吉在本世纪初即指出,依然需要花费大气力来解决“由于外国种族侵入和征服土著秘鲁所带来的种族,语言和感情的双重性问题,这个外国种族既未能与土著种族融合,也未能消灭和同化土著居民。”




延伸阅读: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后,就非常重视民族问题。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日益成熟,对中国国情认识的不断深化,逐步明确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作为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194151日,陕甘宁边区政府颁布了《陕甘宁边区纲领》,其中规定:“依据民族平等原则,实行蒙回民族与汉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平等权利,建立蒙回民族的自治区。”19451023日,中央在关于内蒙工作方针的指示中指出:“对内蒙的基本方针,在目前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1946218日更明确指出:“根据和平建国纲领要求民族平等自治,但不应提出独立自治口号。”在这一方针指导下,194751日,党领导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省一级的内蒙古自治区,为以后在其他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指明了方向,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明确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各种民族自治机关。”后来,民族区域自治又明确载入历次宪法,成为我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




思考题:


分析点评:

由墨西哥学长M·米加奥在20年代首次提出的所谓的民族一体化(integracion nacional)理论,最近这些年在玻利维亚、厄瓜多尔和秘鲁的科学家和政治家中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并得到了教科文组织和联合国的专家们的赞同。

提倡民族一体化理论首先是由于这些安第斯国家在本世纪下半叶的资本主义发展,特别是由于资本主义关系在印第安农村中的确立所要求的:尽管传统的公社制度、自然经济占据优势,但新的关系——私有制关系在那里已经开始形成。印第安农民越来越依靠全国市场。而一体化理论所含的内容也表明了它的组成部分和先决条件,归纳起来就是:土地改革,在印第安人地区建立现代化设施,发展教育、医药、技术,等等;并制定了具体的优先完成的任务。一体化的基本目标,是把印第安人变成国内市场的活跃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换句话说,就是要把他们实际地并入到发展中的资本主义关系体系中去。

当然,印第安农村中的资本主义关系的发展方向与父系的传统相互交织在一起,这种久远的集体劳动传统在当代社会中是该丢弃还是该利用,这也是一体化的倡导者们要考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