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正文:
H.Y.是一名在中国大学做短期交换留学的日本大学生,他的汉语阅读能力很好,听力和口语不太好。刚到中国的时候,他常常为如何丢垃圾而烦恼。

在中国的公共场所,垃圾箱随处可见,一般分为两类,即可回收垃圾(recyclable)与不可回收垃圾(non-recyclable)。在日本的时候,公共场所的垃圾箱的分类会更多更复杂,而家庭垃圾的处理也有严格的规定。中国同学会把用完的电池随手扔进校园里的垃圾箱,而在日本废弃的电池是不能混在其他垃圾里的。中国同学也会把玻璃器皿直接丢进公共场所的垃圾箱,而在日本家庭垃圾里的玻璃制品是要在规定的收集日期、用规定的垃圾袋装好、放在规定的地点等待清洁工人来收集处理的。

不过,H.Y.渐渐适应了中国相对简单的垃圾分类和回收的方式,他觉得在中国个人和家庭在垃圾处理上的责任要少一些,而清洁工人的责任则要更多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