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化差异案例库平台

巴西建筑

徐升  2016-02-20 11:43:14  报纸文章
案例正文:

 巴西人十分珍惜自己的历史文化遗存。巴西利亚建成之后,具体管理维护工作由联邦历史艺术遗产局承担,添一石减一木皆依法行事。巴西利亚三权广场上的建筑群作为“现代文物”受到法律保护。南湖别墅区的私人住宅限高三层以下,市区的公寓楼限高 7 层以下,任何人不得违反。曾经有人在南湖岸边盖了一栋超高的饭店,被指令停工后炸掉。

   巴西首都,巴西利亚的建筑还显示出另一个特点,即从政府机关、大学、居民小区到总统府和总统官邸,均不建造围墙或不建造封闭式围墙。许多建筑物直接与社区或马路相连。每逢节假日,总统府、最高法院和参众两院均对外开放,可免费参观。就连总统官邸,每周也有两个下午,在总统上班之际,也对公众开放,可以参观。这在一些国家是不可思议的。在中国的建筑世界里,尤其是大城市的建筑都是高楼大厦,无不显示出对现代化的追求。

 




延伸阅读:


思考题:


分析点评:

巴西利亚建筑的开放性折射出其精神气质的开放性。没有围墙的都市设计,不仅拓展了城市的公共空间和视野,而且表现的是一种平民化的透明的政治,自信开放的心态和建设和谐社会的人类理想。巴西对古城、古城区、古建筑的保护强调原真性——原初的真实。那种热衷于古建筑翻新改造用于展览和旅游,一味追求经济回报的做法,其实是用假古董来置换真古董,是反文化的短视行为。巴西注重遗产保护的完整性,即包括遗产突出的普世价值所必须的所有要素。保护古城,既要保护其古建筑、古街道、古水系、古树,还应当保留城中的原住民及其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这也是中国在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时应该吸取经验教训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