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化差异案例库平台

巴西手势语“OK”= OK?(图文)

秦欢  2016-02-19 12:46:17  秦欢原创
案例正文:

在我大三一学年,我曾在我们学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实习,在实习期间,我曾有幸接待来自巴西圣保罗州立大学孔子学院的学生来我们学校交流和学习。有一次,我负责带领他们参观我们学校的校史馆,他们对校史馆里展览的东西非常有趣,就希望我能尽可能详细地给他们讲解。我也考虑到他们的汉语水平有限,就跟他们说我会用汉语和英语结合跟他们讲解,既能锻炼他们的汉语,给他们营造一个学习汉语的环境,又能让他们了解我们学校的历史。但是,在说完这些话后,我又习惯性的向他们做了一个“OK”的手势语,看看他们有没有理解我的意思。但是在我做完这个手势语后,他们的脸上高兴的神情突变,我对此非常的困惑。后来,我问了一位巴西学生他们不高兴的原因,她告诉我“OK”的手势语在巴西是非常不礼貌的。我知道后马上向他们道歉,他们也欣然接受了我的道歉。

“你好吗”/“一言为定”

image001.jpg



延伸阅读:

巴西丰富的手势语

1、伸出大拇指 
在中国,伸出大拇指表示很棒,但在巴西,伸出大拇指的意思则更丰富。巴西人之间,不管认识不认识,见面时双方都可以伸出大拇指,意思是 “你好吗”;在有些时候,伸出大拇指还表示 “就这么定了”,“一言为定”;此外,伸出大拇指还有想搭便车之意思。 
2、大拇指向下 
与伸出大拇指相反,如果将伸出的大拇指倒立,意即“非常糟、坏透了”。 
3、打响指 
  在中国,女子在公共场合打响指有可能会被认为是不雅的行为。然而,在巴西,男男女女都有打出漂亮、清脆响指的绝活。如果仔细观察,巴西人打响指有两种。常见的,也是国际性的就是右手大拇指与中指的摩擦,发出声音,在巴西这表示 “事情已过了很长时间”。 
  然而巴西人还有更多外国人一时半会难以学会的打响指的绝招。即大拇指按住中指,而食指在中指上上下打击。由于巴西人打这种响指速度很快,感觉他们的右手在不停的甩动,令人眼花缭乱。与普通的打响指相比,这种打响指的方法在巴西人生活其实更为常见,表示说话者很生气,想打人出出气。 
4、左手与右手的食指与小指伸出,其他手指并拢,并放于头上,如头生出牛角一样,如果甲向乙做出这个手势,其意思就是骂乙“偷情”或“偷汉”,类似在中国“男人戴绿帽子”的意思。
5、先用右手食指按住头(耳朵稍上的头部部分),食指松开,用食指在空中画圈,做这种手势是说某人 “发神经”、“发疯” 的意思。
6、用手捏住耳垂,稍作摇晃(左右耳垂均可) 
  在大街上,如果某男看见某女很漂亮可爱,或者某女看见某男很英俊潇洒,通常会做出这样的手势,不过切记,一定是自己捏自己的耳垂,而不是上前捏住对方的耳垂,否则有可能招来耳瓜子。另外,捏耳垂夸对方漂亮只适用于异性之间,如果同性之间这样做就是 “同性恋”的意思。 
7、左手掌紧贴住头 
这种手势在中国或者会认为是“头痛”,但在巴西则表示“忘记什么东西”。 




思考题:


分析点评:

热情奔放的巴西人是使用手势语非常丰富的民族,可以说,巴西人的个人交流主要是通过手势来完成的。当然,受经济全球化影响,巴西人使用的手势语也有不少具国际性,如伸出右手的食指与中指,表示“胜利”或“和平”;伸出大拇指与小指放在耳边,表示打电话等。 但是,有些国际化的手势语在巴西却具有不同的含义,如,英美人所采用的表示“OK”的手势,在巴西看来是非常不礼貌的,甚至是粗俗的。因此,我们在用手势语进行沟通和交流时,一定要慎用。 切勿把每个手势语的含义都贴上国际化的标签,要根据手势语在不同国家的不同含义来使用,只有这样手势语才能在我们沟通和交际过程中发挥作用。

然而,在中国,OK的手势语多表示赞同和表扬之意,与巴西“OK”的手势语有截然不同的意思,所以我们在巴西一定不要做“OK”的手势语,以避免不必要的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