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化差异案例库平台

法国“清谈”

郭芳  2016-02-18 17:29:37  报纸文章
案例正文:

法国侃的场合很多,咖啡馆个个是清谈馆。聊天谈话的场所,像我国解放前的茶馆一样。咖啡馆里摆着很小的圆桌,比中国的大盘子大不了多少,两三个人围一桌,下边脚挨脚,旁边座连座。一杯饮料在手,话题自然就来了,一坐一两小时是常事,坐两三小时的大有人在。聊天的咖啡馆已成了法国街头一景,到法国来值得坐一坐。最近还出现了集体侃大山的咖啡馆,号称“哲学家讲座”,哲学家咖啡馆从1992年起再度流行,巴黎已有18家了,外省有24家。有一间“灯塔咖啡馆”,每星期天举办哲学讲座,找来学校的教授和大家一起聊。聊的主题很多,包括“我们是否有权否认证据”、“我们是决定还是被决定”,似乎三四十年前萨特的咖啡屋哲学讲座再生。萨特是法国当代哲学大师,他的存在主义观点曾影响了一代人。




延伸阅读:


思考题:


分析点评:

法国的清谈传统几百年前就有了,200多年前出现的沙龙开清谈之风。像著名的哲学家孟德斯鸠、狄德罗和伏尔泰都是沙龙的常客。这种沙龙经常是社会名流主持的,不少是女贵族,她们既不吝惜钱也不吝惜时间,能请釆社会名流参加沙龙,也提高了主人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