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化差异案例库平台

我们的打招呼内容不一样

梁玉云  2016-02-16 20:48:55  自编
案例正文:

中国学生小云刚到哥斯达黎加留学,认识了哥国朋友班杰明。小云每次见到班杰明,都很热情地问他“你吃饭了吗?”这让班杰明很不舒服,班杰明一开始还会勉强地回答“我吃了。”后来就觉得小云很奇怪,每次听到“你吃饭了吗?”都假装没有听到,忽略过去。而小云也不明白自己做错了什么,感觉到班杰明有意回避自己的友好。更让小云费解的是班杰明每次见面都说“pura vida(纯净生活)!”难道这是班杰明在暗示小云平时生活怎么样吗?这件事成了两人心中的小疙瘩。




延伸阅读:


思考题:


分析点评:

同样是打招呼,里面暗含的却是两个国家截然不同的文化观念。中国人民以食为天,所以在中国人眼里,温饱是最重要的,人们见了面最亲切的问候不是“你好!”而是寒暄一句“吃了吗?”听者其实并不需要做出什么实质性的回答,把它当成一句问候语就好,并不是中国人有意侵犯对方的生活习惯或者隐私;对于哥斯达黎加人来说,没有什么比享受生活重要,所以他们习惯于见面说“pura vida!”也是打招呼的另外一种方式。各个国家打招呼的内容有不一样,体现的是文化的不同,但是它们都仅仅只是个招呼、问候,因此,两国朋友在相处时大可运用对方的打招呼方式礼貌回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