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拉脱维亚朋友 |
|
张蝶 2015-11-24 09:36:19 网络 |
|
案例正文:
小王到拉脱维亚交流学习时,外出寻找可以寄宿的家庭,但是几乎都被拒绝了。他觉得自己个性开朗,不至于会因为脾气太差而得罪别人,所以他毫不气馁,还是坚持一家家地询问。他观察到在拉脱维亚很多人都居住在独立的农家宅院里,也很少看到他们家里有成群结对的客人,他暗自思忖这是不是因为拉脱维亚人太孤僻,不愿与人打交道,甚至也不希望陌生人靠近他们的住所。
|
延伸阅读:
|
思考题:
|
分析点评:
中国有热情好客的传统。有《论语》为证: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流传千年而不衰背后,是中国人对这一观点的深刻认同。现在,每年从五大洲四大洋有大量朋友来中国出差旅游。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世界更见证了中国的热情友好。在俄罗斯“中国旅游年”开幕式上的致辞中,习近平曾引用这句话,他说:“中国人民正致力于建设美丽中国,我代表热情好客的中国人民,盛情邀请俄罗斯朋友们来中国旅游,欢迎你们到中国做客,观赏自然风光,体验中华文明,增进人民友谊。”此外,中国人有各种传统节日,比如春节,也是民间亲朋好友相聚的好时光。
历史上,拉脱维亚人比较喜欢居住在独立的农家宅院里,而不是村庄中。他们当中的许多人至今仍以这种方式生活在拉脱维亚的农村地区。拉脱维亚人渴望私密性,盼望远离尘嚣,主要源于他们稳重,自给自足和独立的性格。即使在今天,拉脱维亚人仍把自己的家人和家宅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只会邀请亲密的朋友和亲戚去他们的内宅。拉脱维亚人可能没有很多亲密的朋友,但一旦建立了友谊,那将比黄金还要珍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