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化差异案例库平台

神圣的面包(图文)

陈文倩  2015-11-19 22:02:50  网络
案例正文:

在乌兹别克斯坦游玩的小W是个沙发客,他在乌兹别克斯坦借宿了好几家的沙发。其中有一家是一对中年夫妇,在聊天时,他得知夫妻二人的儿子在中国留学,每年只回家一次,他们很思念儿子,不停地问小W关于中国的一切,说看到小W就好像看到了在中国的儿子,格外亲切。这天吃完晚饭,小W看到桌子上有块面包,好像被咬了一口,是吃剩下的,他以为是阿姨忘记收回厨房,就帮忙拿了进去。阿姨看到说,不用收进来,就放在那里吧。小W说这样面包会变得又干又硬,阿姨答道,这是她儿子上学前留下的,在乌兹别克斯坦,有这样的传统,当家里有人要长期离开家时,咬掉一小块面包,这个人没回家之前这个面包会一直放在那,没有人会吃它。小W这才明白,这块面包了寄托夫妻二人对儿子思念。



延伸阅读:


思考题:


分析点评:
面包对乌兹别克斯坦人来说是神圣的。传统习惯头上顶着面包篮子来表达对面包的崇高敬意。许多世纪以来烤面包师在陶炉里烤面包,考出的面包又香又脆。有两种类型的面包-日常的和节庆日的。平常的面包是用水和面,节庆面包用羊油和酥油和面。在中国,虽然人们认为不能浪费面食,否则会被上天惩罚,但没有把面食当做十分神圣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