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正文:
A是一名中国的研究生,担任汉语志愿者教师赴捷克共和国任教,在当地的一所中学教五个班的汉语课,B是A所在任教学校的教导主任。由于A不是捷克共和国的正式教师,因此每次上课时B都要在教室后面旁听或辅助A的教学或课堂管理。
有一天,A上课需要用电脑,校长让A去学校的技术部借,A过去以后发现技术部没有人,再回来找校长的时候校长出去忙了,A只好求助于B,问学校的网络密码是多少,但是B说学校的网络密码不能给A用,因为A不是正式员工,A很无奈,不知道如何是好。B说:“对不起,我帮不了你(sorry,I can’t help you)。”
快要到上课时间了,电脑的事情还没有解决,临时准备新的上课内容已经来不及,越想越着急,越想越焦虑,不自觉地在教室后面踱起步来,B看到A焦急的神情后,犹豫了一会儿说:“要不你用我的电脑吧?”急于上课的A对B表示非常感谢。
事后,A想,如果是中国人见到别人遇到麻烦向自己求助时,即使自己帮不上忙也会立马帮忙想办法解决,而不是等看到别人几近绝望时才“出手相救”。A搞不明白外国人为什么这么不热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