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守交通规则是我的人生原则 |
|
李林平 2015-11-19 20:01:12 网络 |
|
案例正文:
德国人拓笔无法理解中国司机遵循的规则,那不但与德国的规则不同,也与中国的规则不同。他坚持按照交规开车,反而成了最不守规矩、最危险的驾驶员。刚刚在北京街头开车时,拓笔常常忍不住大怒,但五年以后,他开始学会“适应”——他仍旧坚持自己的驾车原则,只是不再那么容易为街上的违章驾驶而愤怒。回到德国,他开始害怕起来,自己的开车方式正悄无声息地发生着改变。托笔是“德国人中的德国人”。遵守交通规则不仅是他的人生原则,也是他评判一个人品质的标准之一。一次在中关村,拓笔正要从右车道并到左车道去,突然一辆小汽车从自行车道上杀出来,试图在他之前开到左车道去。拓笔的第一反应就是,刹车,然后摁喇叭。对方也停了车,下车来到拓笔的车门前,冲拓笔吼着,并拉开了拓笔的车门。拓笔极为恼怒,对方这气势倒像自己做错了。从那以后,每次开车,拓笔都会把车门锁 上。在北京市区的街道上,很多有斑马线却没有红绿灯的路口,有行人通过,拓笔都会停车,礼让行人,后面的车往往会摁喇叭。德国有一条基本规则,公共交通的参与者永远要让着弱势的一方。
|
延伸阅读:
http://club.qc188.com/thread-161469-1.html 选自周薇《中德文化与语言差异简析》
|
思考题:
|
分析点评:
德国是汽车王国,奔驰、宝马、奥迪、大众等汽车是德国人引以为荣的骄傲。二战后,德国建筑师在高速公路的筑建过程中,将安全、排水、防滑、防冻、视觉效果相结合,构建了世界上除了美国之外的第二条高速线路,这些四通八达的路面都是绕城式建筑,以此避免噪音、尘埃带给百姓的干扰。此外,德国的高速公路是欧共体国家中唯一不限速的路段(除了法兰克福之外),可以随意疾驰,但德国人比较遵守交通规则,安全意识普遍较强,因此,交通事故较少发生。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近些年来汽车工业发展神速,购置家用小汽车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公交车和自行车仍然是城乡居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相比之下,中国的堵车情况较为严重,除了人多车多、路况不好等原因外,还包括交通意识较差,闯红灯、逆行、超速行驶等违章行为屡见不鲜,由此常常造成的人为的交通事故此类例证不胜枚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