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化差异案例库平台

不甘心做一名普普通通的工人

李林平  2015-11-19 19:28:33  著作
案例正文:

1.海佩春在书中写道: “我发现这个民族(中国人)的确非常勤劳敬业,努力钻研,愿意吃苦,和我们德国人有相像之处。这也是中国在这么短短几十年能够如此快速发展的原因之一吧! ”

    2.关先生的外甥女由于受 “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没有受到很好的教育,后来通过自学参加高考,只可惜差几分落榜了。但她不甘心做一名普普通通的工人,于是写信给关先生希望她能够到德国读大学,她希望好好读书,将来为祖国效力。




延伸阅读:


思考题:


分析点评:
注重事业成功的文化强调物质主义,重视工作绩效,成长在这种文化下的人们竞争意识强烈,对生活的信念是“为工作而生活”。然而,注重生活质量的文化强调个人生活质量的水准,平等团结,重视人与人心灵上的沟通,人们的生活信念是“为生活而工作”。中国文化和德国文化都比较追求事业成功。 但如今,德国这个追求事业成功追求物质主义的国家愈来愈重视家庭和个人的生活质量。在德国,每人每年享有至少24个工作日的带薪休假,其中不包括双休日和法定节假日,而中国的最低带薪假期为10天。另外,为了鼓励父亲履行照顾孩子的责任,德国新政策规定,给新生儿父母中的一人12个月的有薪假期,如果申请这个有薪假期的是母亲,那么父亲还可以额外申请两个月的“陪产假”。但中国人为了事业成功愿意付出更多,甚至可以忽略家庭和个人生活质量。比方说恰逢上班时间,孩子生病了或妻子要生产了,许多人依然会坚守在工作岗位。因为这样的行为会受到赞赏,中国社会一直赞赏那些通过自身努力奋斗而成就一番事业的人物。从这本书中截取的案例2也表现出了中国社会强调事业成功导向的特征,中国现在很多人仍有这种想法,认为进好的学校,念名牌大学,出国留学,才是通向事业成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