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化差异案例库平台

送礼需谨慎

郭芳  2015-11-19 01:38:49  自编
案例正文:

一位中国商人出差到巴林,正好去拜访有过生意往来的友人,对方有孩子,为了表示他的友好他给巴林一家都准备了礼物。他带了他们国家最受小朋友喜爱的洋娃娃作为礼物。到了友人家后,商人拿出了他准备的礼物一一赠送给巴林友人一家,当巴林友人看到他给孩子送了洋娃娃后,脸色不太好。给巴林朋友妻子送礼的时候,她看起来非常尴尬。

    巴林友人一下子就变得不那么热情了,但是他尽了地主之谊,给他准备了丰盛的晚餐。就餐之前阿拉伯人都要先祷告,感谢造物主的恩赐。在他们祷告的时候,这位中国人因为不习惯就没有跟着做,在别人祷告的时候他觉得口渴了,就自己先喝了口水。这小小的动作被恰好做完祷告的主人看到了。中国人无意中触犯了巴林文化很多禁忌,接下来的情况可想而知,定是不欢而散。




延伸阅读:


思考题:


分析点评:
如果在西方国家给友人准备了礼物,那肯定是很受欢迎的,但是在阿拉伯国家就很不一样了,送礼也是有讲究的,那严禁偶像崇拜。在中东诸国,洋娃娃等外形类似人像的东西,禁止放在家里当装饰品。他们的解释是:放在家里,天天观看,日子一久,会形成“偶像崇拜”的结果。因此在这些国家,您绝不能以洋娃娃当礼物,否则会被误以为瞧不起他们的宗教。还有不能给他们的妻子送礼,任何礼物都是不可以的,那都是违反他们教规的。 他们饮食方面的礼仪禁忌也是需要记住的,阿拉伯人在吃饭前都要低声念“奉普慈、特慈的真主之名”。这句话可以说是阿拉伯人真正的“日常用语”,不仅在饮食之前,在讲话之前,甚至在做各种事情之前都要念。在饭后,阿拉伯人习惯做“都哇” (祈祷),这也是伊斯兰教的要求,捧起双手,感赞造物主的恩惠,然后用双手摸脸。作客的人在做“都哇”时往往要祈求,等到做完祷告才能用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