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客 |
|
张露 2015-11-18 21:04:53 自编 |
|
案例正文:
来自加拿大的Sarah 和Eric夫妇是一所中学的英文老师。他们很喜欢在中国的新生活,所以同事程丽邀请他们去家里做客的时候,他们非常高兴。当Sarah和Eric到了程丽家,程丽热情地欢迎他们,请他们坐在饭桌旁。此时桌上早就摆好了八份凉菜,又给他们端来茶,简单的安排之后就和丈夫钻进厨房继续忙活起来。Sarah提出帮忙,也被程丽委婉拒绝了。半个多小时后,他们开始坐下来吃饭。期间,程丽还不停地从厨房端来刚做好的热乎乎的菜。程丽准备的菜太丰盛了,Sarah 和Eric完全吃不了那么多菜。才吃没多久,程丽的丈夫就把电视打开了,一边吃饭,一边聊着电视里面的节目。晚饭结束后不久,Sarah和Eric夫妇就告辞了,但是他们对这次聚会感到并不满意,于是决定第二个星期请程丽夫妇来家做客。第二个周末,Sarah夫妇很庆幸买到了橄榄,番茄汁,黄油,芝士等等原料,先准备了一份开胃菜,又做了意大利面和沙拉。但是程丽夫妇并没有吃多少,甚至连自己盘里的沙拉都没吃干净。不一会,Eric就清理了饭桌,并端来咖啡和点心,和他们聊起了天。但是程丽夫妇并没有聊多久就要告辞了。Sarah夫妇感到很困惑,似乎这对中国夫妇也不是很满意这次聚会。
|
延伸阅读:
|
思考题:
|
分析点评:
在中国,主人为了表示热情,通常会准备很多很丰盛的饭菜,而且饭菜的数量通常是一些吉利的数字,比如说“八”,他的谐音是“发”,象征富裕;还有我们常说的“九大碗”中的“九”的谐音“久”,预示长长久久。中国主人不愿意客人来插手帮忙,他们更愿意看到客人好好享受自己的款待,即使没有主人的参与也不要紧。并且,他们还喜欢在吃饭的时候借助电视机来增进各自之间的话题交流,以避免冷场的情况。但是在西方,主人的热情不是通过饭菜的质量和数量来衡量的,他们更侧重准备一些比较有特色的食物,因为聚会的重点不是食物而是交流,他们更希望的是陪伴客人,坐下来一起聊聊天,分享彼此的经历和感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