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墅没有墙(图文) |
|
张露 2015-11-18 20:59:29 自编 |
|
案例正文:
林老师是中国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村小学教师。她的女儿嫁给了加拿大人并在多伦多定居下来。退休后,林老师去多伦多看望女儿一家。女儿一家住在乔治罗那小镇上。刚到这个小镇林老师感到特别不习惯,因为每一栋大房子前面都是一块草坪,根本没有围墙,多数房子前面仅仅是篱笆和栅栏,有时从马路上经过都能看到主人在厨房做饭的场景。对此,林老师总觉得没有安全感,多次劝说女儿,要在房子周围修上围墙,才觉得安心。女儿好心解释也无济于事,由于实在不习惯这样的居住生活,林老师住了不到一个月就回国了。
|
延伸阅读:
典型中国农村住宅
  加拿大郊外住宅: 
|
思考题:
|
分析点评:
不同的文化会采取不同的方式来调节本民族或本人的领域,以保护本民族或本人的利益。中国人自古以来习惯以墙为界:城市绕以城墙,住宅绕以围墙。这种“围墙心态”的内化表现就是中国人的群体隐私观,中国人的隐私存在于群体与群体之间,大都属于群体内部的秘密,具有很强的集体功利性。围墙之内群体自成一统,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个人的隐私出于次要地位。所以中国人喜欢以墙为界,所谓“家丑不可外扬”,墙内的事情不可以外扬。而西方文化的隐私观是关于个人信息的,注重个体隐私观。这种隐私观表现在家里就是未经允许,即使是家人,也不允许随意进入属于个人的领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