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抓饭 |
|
张吉阳 2015-11-17 00:06:34 自编 |
|
案例正文:
一天,布隆迪的学生邀请我去他们宿舍吃晚餐,我到他们房间的时候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招呼我赶快进来坐,我看见他们热火朝天的准备着晚餐,心中也很期待这次布隆迪美食体验。经过好长时间的等待,晚餐终于做好了。端上来后我首先发现的是没有米饭,他们的主食是豆子配沙拉酱和他们自带的家乡的酱料。了解了今晚吃什么以后我们开动了,就在我四处寻找筷子的时候我看见学生们用手吃了起来。这让我很震惊,一时间竟不知所措。学生们似乎是看到了我惊讶的表情,赶快给我拿了一双筷子,并告诉我他们平时不喜欢用筷子,但是会在家里准备几双,我尴尬的笑了笑开始吃晚餐,晚餐很好吃。
|
延伸阅读:
|
思考题:
|
分析点评:
各国丰富多彩的文化在饮食中体现的尤为明显,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传承,因为地理、气候、人文、宗教等原因,饮食习惯不尽相同。作为一名国际汉语教师,首先应该了解学生们的文化背景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日常交际中都要保持一种平常的心态对待任何国家的文化。同时,了解学生的文化背景有助于在日常生活交际中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们即使身处异国他乡也不会不感到陌生与被忽视,反而感觉到中国人对自己文化的认同和接受。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和使用筷子的国家,远在商纣时期,我国古人就开始使用筷子。 筷子文化在这么多年的风雨变幻中被人们传承下来,现在已经成为了中国的代名词,外国人一看到中国人,就会想起筷子。在非洲很多地方,吃饭不用桌椅,也不使刀叉,更不用筷子,而是用手抓饭。吃饭时,大家围坐一圈,一个饭盒和一个菜盒放在中间。每个人用左手按住饭盒或菜盒的边沿,用右手的手指抓自己面前的饭和菜,送入口中。此时,你会无所适从,甚至抓得满手沾饭,而非洲人自己抓饭、吃饭时个个动作干净利落。客人吃饭时应注意的是,切勿将饭菜撒在地上,这是主人所忌讳的。饭毕,长者未离席时,晚辈要静坐等候;子女离席时,须向父母行礼致谢;客人则应等主人吃完后一道离开。非洲和中国一样,有着自己的文化历史,文化传统与传承,作为国际汉语教师,我们要理解差异,尊重个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