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正文:
二、思维方式的差异在德汉民族社交语用上的反映
东西方思维模式上的差异,形成了代表东方
思维方式的汉民族所用汉语和代表西方思维方式
的德意志民族所用德语的不同表达方式。总的说
来,汉语重“意合”,德语重“形合”。反映在语法
上,汉语只是语义规则与顺序规则,即主要靠语义
连贯和时间、逻辑顺序组织句子,置语法形式与
“不言之中”,所以有“软语法”之称;而德语语法
是硬性规定,是“硬语法”,主要靠语法形式组织
句子。因而,与结构松散的汉语句子相比,德语句
子层次清楚,结构严谨。在语言表述上,擅长直线
型思维的德意志民族喜欢直截了当;而长于螺旋
型或曲线型思维方式的汉民族则喜欢委婉含蓄。
思维方式的差异对汉德两个民族社交语用的
影响是非常明显的。下面我们从最通常的六类社
交用语中进行分析。
3.恭维和恭维回应用语。汉民族和德意志民
族在恭维表达和对恭维的回应上存在着较大的差
异。其原因主要是德国人多为直线型思维方式,
喜欢直接表达,而汉民族却多为曲线型思维方式,
喜欢委婉含蓄的表达。在德国文化中,不论男女
赞美对方的容貌、服饰、发型、言谈举止等都被视
为礼貌之举,常常赢得被恭维人的欢心和喜爱,特
别是女性更喜爱人们的恭维。因此德国人常常把
恭维挂在口上,如“你今天晚上多迷人啊!”、“你
的裙子真漂亮”等等。在汉民族文化中虽然也有
恭维语,但使用的范围和程度却有别于德国人。
特别是男性对女性的恭维一定要注意尺度和分
寸,过分直观的恭维用语不仅对方不习惯,而且常
会被误解为用意不良或别有其图。
对于别人的恭维或赞美的反映,两个民族的
差距是非常大的。德国人听到别人对自己所取得
的成绩或所做的事情加以赞美的话语时往往能够
正面欣然接受;而中国人听到赞美后往往不敢于
正面承认,总要委婉的客气一番,常常说“哪里,
哪里”、“我做的很不够。”或“我差的很远”。然
而,德国人对这类答辞会看作是虚伪、缺乏自信心
的表现;更有甚者听到此类回应语后,会误解为自
己的恭维话语被对方直言否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