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化差异案例库平台

索要礼物 (图文)

王晓静  2015-11-15 01:20:53  自编
案例正文:

 W是一名在莫桑比克的汉语志愿者,教的是初中生。她第一次上课时,有一个小男孩向她要她手上拿的笔,W就把笔给他了,这一给给出麻烦了。其他同学看到这个小男孩要到了东西,纷纷过来向W要东西,这可把W吓坏了,最后还是一个当地的老师过来才把局面控制住。




延伸阅读:

一名游客买了罐可乐,喝着喝着,就有一大群小孩子围过来。他的四周,已经是名副其实一片黑压压的人山人海了。

这样一来游客也没办法好好喝可乐了,捡起一根树枝,孩子们突然作鸟兽散,一溜烟地跑走了,大概以为我会拿树枝打他们吧?这也是在非洲任何国家都会看到的反应,实在有点滑稽,老是让他笑出来。

趁他们四散跑开,他以自己为圆心,用树枝在地上画了一个半径大约三公尺的圆。象征着这条线里头就是他的领地,别人可不能随便跨进来。

没多久,孩子们又不怕死地围过来。有趣的是,他们就乖乖地站在那条线外头,这也是全非洲共通的现象。

莫桑比克的孩子似乎特别内向害羞,没有人大胆活泼向游客搭讪,或是乱开玩笑。大家都静悄悄,一动也不动地站在圆圈外头看着我。

他们多半打赤膊,还光着脚。手脚细得象树枝,只有肚子凸出来,一看就知道营养不良。

他们的国民平均年收入是美金150元,由此可知这是非洲最贫困得国家。孩子的体型、象破布般得房屋和萧条的市场,都不言而喻地传达出这个国家的贫瘠,让人一看就觉得痛心。




思考题:


分析点评:

由于莫桑比克很穷,所以当地的小孩会向别人要东西,如果你给了其中一个小孩,那么其他小孩也会哄抢你的东西。但如果你不给,他们也不会觉得有什么的。中国人一般不会主动向别人要东西,并且如果有人向他要东西时,中国人一般都会把东西给那个人。因此才会造成学生哄抢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