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不服” |
|
李林平 2015-11-14 19:41:26 期刊 |
|
案例正文:
陈杰同学,在校遵守校规校纪,积极参与各种活动,成绩优异,获得了前往莱比锡大学进行短期交流的机会。然而,初来乍到,对于陌生的环境,水土不服,心怀恐惧,更对课堂上老师的授课方式难以适应。在一节课中,老师让大家以小组的方式,就“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交替关系”进行讨论,利昂等其他德国同学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胆怯的陈杰却闭门造车地学习教材;而对当下的讨论缄默无言,一脸茫然。细心的利昂见状,问其原因,陈杰说:“在我们学校,课堂的小组讨论,许多同学们沉默不言,表现得较为消极,我也是其中一员。”此后,在每堂课的讨论活动中,利昂鼓励他主动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同大家一起讨论。
|
延伸阅读:
|
思考题:
|
分析点评:
长期接受中国传统的应试教育,对于德国的课堂授课方式水土不服属正常现象。但是,国内的课堂以填鸭式的灌输教学,师生互动极少,因此,我国在授课方式上应向国外借鉴学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