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化差异案例库平台

草原上的蒙古包

许尚  2015-11-14 11:23:42  著作
案例正文:

蒙古包包内宽敞舒适,是用特制的木架做“哈那”(蒙古包的围栏支撑),用两至三层羊毛毡围裹而成,其圆形尖顶开有天窗“陶脑”,上面盖着四方块的羊毛毡 “乌日何”,可通风、采光,既便于搭建,又便于拆卸移动,适于游牧生活居住。随着生产发展和牧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已有好多牧户搬进砖瓦房,实现了定居游牧。




延伸阅读:


思考题:


分析点评:
历史上长期的游牧生活,使蒙古族牧民选择了最适宜的住所——蒙古包。蒙古包看起来外形虽小,但包内使用面积却很大。而且室内 空气流通,采光条件好,冬暖夏凉,不怕风吹雨打,非常适合于经常转场放牧民居住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