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化差异案例库平台

澳大利亚对华政策演变

党瑞霞  2015-11-13 19:36:03  期刊
案例正文:

 19世纪中叶,澳大利亚东部、东南部和西部多处发现黄金矿藏,随着越来越多的金矿被发现,大批的中国人移民到澳洲。随着中国工人人数的增加,每人的产金量有所下降,工资也就随之降低。一些白人认为中国人是造成他们经济问题的主要原因,于是就迁怒于华工,挑起了排华事件。在一些金矿,反华暴动接二连三的发生。一些白人种族主义者闯人华工的营地抢夺财物,他们殴打甚至杀死中国人。而澳洲政府对此充耳不闻,加深了他们对华人的歧视。最后各殖民地当局甚至通过了正式法案,一方面限制华人在澳的活动,另一方面则干脆控制和禁止华人人境。这就逐渐形成了后来臭名昭著的“白澳政策 ”(1888- 1972 )。

  1966 年,澳政府看到了与亚洲各国改善关系的必要性。1973年,工党政府采取了三步措施消除澳洲移民政策的种族歧视。所以逐渐的,在澳华人的地位开始上升,一些地方还建起 了中国城。开始新的移民政策后,大部分的赴澳中国移民都是受到很好的教育的,很多在赴澳深造前已经拿到了本科学位,对澳投资的海外华人通常是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在澳华人的高学历背景无疑是别国移民所不能及的。

图片1.png

▲ 照片说明:留澳华人为能在澳长久生活,努力提高自身素质,通过各种形式与澳洲主流社会进行融合。




延伸阅读:


思考题:


分析点评:

案例体现了澳大利亚对华政策的演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关于澳大利亚的历史文化,我们可以了解到以下几点: 1、淘金热。19世纪中叶,澳大利亚东部,东南部和西部多处黄金矿藏的发现,是澳大利亚历史上影响深远的一个重大事件。从此,殖民地的人口数量,人口结构,社会形态以及文化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来澳洲定居的人不再只是英图罪犯或贫民,几乎一夜之间,澳大利亚这个年轻的殖民地迎来了各国的淘金者包括华人。在淘金热的早期,维多利亚成为淘金热的中心,她吸引着成千上万名梦想一夜暴富的淘金者不远万里赶到这里。 2、白人殖民者在澳统治政策。白人殖民者在澳大利亚采取排华政策,除了应对经济竞争的需要之外,根本上受到种族主义的主导。 3、澳政府的新政策。二战后,澳大利亚发现自己与英国日益疏远。澳文化中先前引以为豪的英国文化逐渐地被多元文化所取代。那时,欧洲各国经济复苏,移民澳洲的欧洲人越来越少,而亚洲赴澳移民逐渐增多。于是,工党政府废除了“白澳政策”,积极改善对华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