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如何称呼 |
|
徐丽丽 2015-11-06 21:35:03 网络 |
|
案例正文:
![1446817010138234.png SF~GBC)$O`]I}PI]MC}`]X9.png](/ueditor/php/upload/image/20151106/1446817010138234.png)
约翰是个德国留学生,在中国学习汉语。约翰和莉莉是好朋友,一天莉莉带约翰到家里玩。莉莉向约翰一一介绍了她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大家对约翰的第一印象很不错,莉莉带约翰玩的挺开心的。一会就到吃饭时间了,全家人围在一起吃饭,在饭桌上,约翰想要问莉莉的爷爷一些问题,他想当然地直接叫爷爷的名字,这让莉莉很难堪,很是尴尬,后悔自己事先没跟约翰讲。因为在中国,小辈不可以直呼长辈的名字,小辈直呼长辈的名字是大不敬。然而德国就不一样了,几岁的小孩都可以直接叫八九十岁长辈的名字。莉莉的家人很不高兴,这约翰怎么能这样啊。莉莉当场跟家里人解释,这才消除了误解。
|
延伸阅读:
就家庭称呼来说,汉语里对家庭成员的称谓可谓详尽: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叔叔、舅舅、姑姑、婶婶、伯伯、表舅、表婶、娘娘、姑父、娘舅等形形色色。一个家庭内部的等级也体现在语言中,例如“兄弟”、“姐妹”、“父子”。“兄、“姐”、“父”永放在“弟”、“妹”和“子”之前。相比之下,德语中的称呼要简单得多。对家庭成员的称谓只有数得清的几个:Vater(父亲)、Mutter(母亲)、Tante(姑姑)、Onk(叔叔)、Groβvater(爷爷)、Groβmutter(奶奶)等等。
|
思考题:
|
分析点评:
本案中,两国人的思维方式不同带来了这次文化冲突。德国人则把自我看作是与其他人,甚至与整个世界分离的独立个体,不喜欢跟他人的关系过于密切,因此德语里没有像汉语那样拥有丰富的亲属称谓用语。还有就是德国是信奉基督教的国家,“上帝面前人人平等”深植人心。在德国人看来,这是非常正常的。不论年龄和辈份,每个人在家庭内部都是平等的。然而在中国,由于儒家思想影响,在礼貌方面有严格的规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