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化差异案例库平台

幸福的乞丐

李林平  2015-11-06 17:06:49  中国驻乌克兰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
案例正文:

袁先生刚来到达喀尔时看到街上乞丐众多,吓了一跳。路上到处是行乞的儿童,他们手上都拿着同样的罐头盒,向路人行乞。有的儿童看他是中国人,就对我叫“希努哇”(Chinois,中国人),然后向他讨钱。袁先生对他们摇了摇头,他们跟着他走几步就作罢了。袁先生发现,当没有人路过时,行乞的儿童就高兴地在一起追追打打,或者把塑料瓶当足球踢。他也偶尔看到男性老乞丐,他们头上包着布条,悠闲地坐在轮椅上,或者坐在地上的垫子上,看到人来就举手示意,热情地招呼“Bonjour Monsieur”(您好,先生)。你不给钱他们也不懊恼,依然友好而绅士地向你点头微笑。




延伸阅读:


思考题:


分析点评:
塞内加尔的乞丐非常多,大街上、校园里到处都是,但这里的乞丐绝对生活得十分幸福。首先他们也不像中国国内的乞丐那样“敬业”,有点“兼职”的性质。他们的心态十分随性,满脸热情的笑容。这是塞内加尔人的性格特点及其文化使然。另外,这里的乞丐也不需要担心因“影响市容”而被驱逐,因为这里没有城管,其他任何部门和任何人也无权驱逐他们。在达喀尔大学校园里,无家可归者就在校园的树下搭上帐篷住在那里,没有人来驱赶他们 处理建议: 对待塞内加尔的乞丐,如果有零钱就给他们一些。如果没有也不必对他们态度恶劣,因为他们并不会纠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