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化差异案例库平台

新娘不能笑,哀愁受尊重

王俊杰  2015-11-04 22:49:44  周刊
案例正文:

巴基斯坦的婚礼通常在新娘家举行,但现代的婚礼已经不那么严格了。与其它一些伊斯兰国家一样,巴基斯坦新娘要在婚礼的前5天进行一次正式的沐浴。沐浴之后,由女性至亲好友为其梳妆打扮,并在手上和脚上染指甲花油。她们还用一种特制的褐色树脂油在手背、手腕和脚背、脚腕上绘出美丽的花纹,来表达自己喜悦的心情,涂料是天然的,花纹可以洗去。

    婚礼上,新娘越哀愁越好。

傍晚时分,宾客陆续到来入座,一边攀谈一边欣赏小舞台上动人的歌舞演出,来宾如果有意粉墨登场,也可趁着这个机会一展歌喉或舞姿。在婚礼这样的场合“献艺”被看作是对主人的尊重和对新人的祝福,主人会很高兴的。

月上中天,新人开始与宾客见面。先是盛装的新娘在自己亲姐妹的搀扶下围着新家绕3圈,这意味着从今往后她将成为这个家庭的一员。

接着,新郎新娘坐在小舞台上用鲜花和树枝编制成的“秋千椅”里,每一位来宾都要走到新人面前呈上自己的温馨祝福。按照巴基斯坦的风俗习惯,新娘在整个婚礼中即使心里充满喜悦,脸上也必须表现出哀愁的样子,而且愁容越重越会受到人们的尊重,这是为了表现新娘对自己娘家人恋恋不舍的心情。




延伸阅读:

巴基斯坦传统婚礼讲究体面慷慨 女方家庭财务压力巨大

2013年02月22日 19:35:50    来源: 国际在线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汤伟):在巴基斯坦最大城市卡拉奇,一场传统的婚礼正在举行。新娘阿姆布林・迈哈伯布的亲戚们在她头上盖上巴基斯坦传统的“杜帕塔”,旁边端坐着的是新郎穆罕默德。亲戚们在新娘的手上粘上彩色的花纹,往新娘头上涂油。在巴基斯坦,这个仪式叫做曼恩迪。

跟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婚礼习俗一样,在巴基斯坦,举行婚礼就意味着要邀请亲戚朋友们来,进行一系列的仪式和庆典。按照巴基斯坦的传统,一个完整的婚礼至少需要3天时间,第一天的仪式称为曼恩迪,主要在女方家中进行。曼恩迪也是种染料,可以染头发,也可以涂画在手上作为装饰。

对于属于中下阶层的新人来说,婚礼几乎是他们一生中最隆重的事情。新娘的叔叔赛义德玛特卢布阿里说,在巴基斯坦,一个家庭在婚礼上的花费往往是他们所处社会地位的体现。低阶层的人们会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制定预算,中产阶层也是。花费多少取决于你所处的经济阶层。

在巴基斯坦,婚礼的主要花费由新娘的父母承担。理论上来说,新娘的父母可以决定是把婚礼办得铺张一些还是简单一些,但实际上,由于社会压力,所有家庭都希望把婚礼办得尽可能体面一些。人们有时候会把毕生的积蓄都花在婚礼上,甚至不惜举债。另外亲戚朋友们来参加婚礼,作为主人也要穿戴一新、佩戴各式各样的首饰,而这些都需要花钱。

新娘的表兄赛义德・阿雅祖丁说,虽然在婚礼上的庞大开支常常让人喘不过气来,但绝大多数人还是不得不遵照传统和习俗。

在巴基斯坦的社会分析人士纳其诗布罗西看来,在巴基斯坦,婚礼已经变成了一种财富的炫耀。

“婚礼有不少表演的性质是给人展示的。在公共场合摆摆场面。这肯定有一些社会期望和压力在起作用。当然,偶尔我们也会听到有人陷入财务困境的消息”他说。

嫁妆是婚礼中的另外一个大事。新娘的家庭需要给新婚夫妇资助一笔双方家庭都同意的彩礼,目的是为了让他们的新生活有一个好的开始。婚礼上,女性亲友们跳起了舞蹈取悦来宾,大家向新人送上祝福,对正处于一生中最重要仪式的新人来说,一份厚重的彩礼固然必不可少,但一场隆重的婚礼、亲朋好友的祝福似乎更是婚姻美满的好征兆。




思考题:


分析点评:

每年的四五月份是巴基斯坦人扎堆结婚的月份,由于巴基斯坦人对婚礼非常重视,因此结婚的仪式非常隆重,普通人的婚礼也要持续3天。 巴基斯坦传统婚礼给人最深的印象就是时间长,普通人家也至少要办上3天,而富裕的大户人家则要前前后后忙活一两周,甚至一个月。在这段时间里,男女双方都会举办名目繁多的仪式,巴基斯坦人的家族观念很重,婚礼上几乎所有的亲戚朋友都会到场,甚至有在海外国家工作的亲戚也会大老远赶回来。 巴基斯坦人对婚姻的牢固性和稳定性看得很重,所以在婚礼的排场、嫁妆和聘礼等方面都不甘人后,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攀比风气。 巴基斯坦婚礼上有一个习俗和我们截然不同,也是国人经常闹笑话的地方。一次在朋友弟弟的婚礼上,记者发现新郎手里捧着个纸钱编成的“花圈”。本以为这是殡葬用的花圈,好奇地问朋友。他笑得前仰后合,说这是代表祝福和好运,有的新郎会戴着纸钱制成的花环,上面点缀着五颜六色的彩纸,也有人戴鲜花花环。 而在巴基斯坦的婚礼上,新娘不能笑,愁容越重越好,这也是与中国很不相同的一面,在中国,婚礼被视为喜庆的节日,新人在当天都应该是高高兴兴的,不应该是愁容满面的,如果新人婚礼当天面露不悦会让人产生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