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化差异案例库平台

缓慢的生活节奏和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

崔含青  2015-11-04 19:49:10  自编
案例正文:

 王乐清在刚去摩洛哥留学的时候,发现了一个令他十分不解的现象。当地贫富差距较大,很多人生活水平较低,但他们并没有为了获得更好的生活条件而加班加点、废寝忘食,相反,他们按点上班,按点下班,下班后就会悠闲地坐在路边茶摊喝杯红茶或咖啡,与朋友们畅聊各种新闻和闲话。从他们的脸上,王乐清看不出什么似乎本该有的辛酸、无奈亦或是压力。因此,他一开始很难理解当地人的这种做法,他觉得他们生活水平较低很大程度上就是取决于他们这种不急不拼的生活态度。但待的时间长了以后,他却渐渐被当地人这种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所吸引,甚至“同化”。在适应了二十年国内快节奏的生活后,突然学着放慢生活节奏,留点时间沉下心来去感受生活赐予我们的一点一滴的美好与感动,王乐清觉得自己的心灵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放松、净化与升华。




延伸阅读:


思考题:


分析点评:
阿拉伯人的这种生活态度客观上来讲有利有弊,但既然这是他们的选择,我们也不可能做出改变,那我们何不学着适应并用心感受一下这种慢下来的生活节奏,找寻一下生活最初的幸福与感动呢?当然,对于由此种生活态度衍生出来的时间观念淡薄、经常迟到的问题,我们还是要对学生加以约束。但千万不可因他们爱迟到就也放纵了自己,因为我们作为教师,就是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自己遵守时间,才能有资格教学生遵守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