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化差异案例库平台

中国和印尼食品包装日期标示方式的差异

徐丽丽  2014-11-27 23:46:05  自编
案例正文:

我在印尼生活时,由于住的地方离超市比较远,所以常常去学校附近的小卖部购买零食。买的东西多半是即食产品,所以很少关注食品袋上的包装日期。有一次,有盒罐头放在冰箱里很久了,食用前我仔细看了下包装袋上的日期,这一看吓得我不轻,原来上面的时间居然是下个星期一的日期。我当时很恼火,觉得食品卖家居然公然造假,贴上的生产日期居然是下个星期的,于是我想去找店家理论。为了沟通方便,我找到了一个印尼人室友同行。印尼室友在问明情况后,笑着向我解释,原来这只是印尼食品的标注方式和我们有差异。




延伸阅读:

20041226,印度洋地区遭受了特大海啸灾难。灾难发生后,中国政府和人民非常关心,全心全意向灾区国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帮助。不料却因为文化差异,造成了中国向印尼提供的救灾食品是过期食品的误解。后来中国使馆工作人员意识到,所谓过期问题实际上是印尼与中国在食品包装的标识上存在不同而造成的。根据印尼法律,食品外包装上只标明安全食用期限(过期时间);而根据中国法律规定,食品包装应当标明生产日期和安全使用日期。所以这也是一次文化差异造成的误会,但带来了不小的国际影响。



思考题:


分析点评:

根据印尼法律,食品外包装上只标明安全食用期限(过期时间);而根据中国法律规定,食品包装应当标明生产日期和安全使用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