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文学夹缝求生 |
|
张蝶 2015-11-03 13:55:46 网络 |
|
案例正文:
在哈瓦那书展现场,门外排起了乱糟糟的长队,群众挤作一团。一个壮汉吹着哨子,示意大家好好排队,不可奋勇争先。排队群众是古巴小说家莱昂纳多·帕杜拉的拥趸,此番蜂拥到书展,是为了弄到帕先生的新作《爱狗的男人》。“要想搞到书,这是唯一的地方,”读者哈维尔不满地说,“可你瞧这队!”
|
延伸阅读:
《爱狗的男人》出版于2009年,根据西共党员和苏联特工拉蒙·梅尔卡德尔的经历写成。小说通过某位作家的回忆展开:在30年前的古巴海滩上,他邂逅了一位带着两条俄国大狗的神秘男人,此人自称海梅·洛佩斯。随着友情的深入,他讲起了故事,说他有个“朋友”,即杀托英雄拉蒙·梅尔卡德尔。 1940年,梅尔卡德尔在墨西哥用冰镐砸死了流亡的托洛茨基。坐牢20年后,他于1960年出狱,前往革命后的哈瓦那,又赴莫斯科,获“苏联英雄”称号,1978年死于哈瓦那,在莫斯科入葬,墓碑上的姓名写的是拉蒙·伊凡诺维奇·洛佩斯。
|
思考题:
|
分析点评:
古巴人民对文学充满饥渴,古巴作家在寻找自由的空间,但古巴的出版业一如旧制。 除了书展,群众几乎无法在国营书店里买到帕杜拉的书。大部分书架上摆放的都是厚厚的社会主义理论,以及整架整架的菲德尔·卡斯特罗著作和切·格瓦拉的革命传记。
中国作为世界文明古国,文学历史悠长,各个时期均有灿烂辉煌的文学成就。中国人对文学也十分的重视,相应的中国的文学出版业也同期发展。时至今日,中国文学爱好者们除了能够便捷的在各书店买到世界各国的书籍之外还能够在互联网上阅读电子书。但也因为电子书被广大读者喜爱,因此纸质书籍和实体书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冲击。且由于电子书难于管理,因此也存在着版权保护的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