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化差异案例库平台

面子诚可贵,自由价更高(图文)

李林平  2015-11-01 21:06:47  个人收集
案例正文:

Michael,男,美国人;王君华,女,中国人;张铎,男,中国人。

案例发生地:中国西安

案例来源:真实事件记录

案例叙述:

张铎在大学期间结交了一位外国朋友Michael,毕业在即,他邀请Michael到自己家做客。张铎的母亲王君华得知儿子的外国朋友要来自己家,非常高兴,说道:“儿子,你就放心吧!妈保准把你同学照顾得好好的”。为了迎接这位客人,张铎母亲在Michael到访的那天做了满满一桌子足够6个人吃的菜,以示热情。到了午餐时间,Michael看到这么多的菜都惊呆了。刚刚坐定,王君华就不停地给Michael夹菜,Michael有些不知所措。张铎见状便劝阻妈妈:“妈,Michael想吃什么他会自己夹的,您不用这样,弄得人家怪不好意思的”。Michael也向王君华说:“阿姨,谢谢!我比较喜欢自己来做一些事情。还有就是,您做的菜实在太多了,我们根本吃不了这么多,恐怕会有些浪费”!这是的气氛有些尴尬,王君华委屈地对儿子说道:“我辛辛苦苦张罗这么多事儿,还不是为了你的面子嘛?我反倒错了?”




延伸阅读:

2.jpg



思考题:


分析点评:
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中,我们发现中国人比西方人更关注面子,中西方面子观也体现出很大的差异。中国人千方百计“保面子”,怕“丢面子”,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受儒家文化的影响,中国人注重集体面子和对方面子,而西方人更注重个人面子和自我面子。西方国家的面子强调的是个人行动的自由和个人愿望的满足,个人需求、生活方式、隐私等要受到社会的尊重和保护,是以个人为中心的价值观。例如,西方人就餐时,主人通常只说“help yourself”,他们注重的是尊重对方自由选择的权利——吃或是不吃、多吃或是少吃。他们不喜欢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也就是说西方人在人际交往时也考虑到了对方的面子。在现实生活中,中国人较多地把面子与地位联系在一起,地位越高,他得到的面子就越大。 在西方文化中,人们重视“自由”和“个人主义”,强调个人的权利和自我行动的权利,厌恶对他人事务的干涉、尊重个人的隐私,对个人的癖好、特点等有相当的容忍度。 处理建议 张铎母亲应该了解美国人的生活方式,尊重他们“自由选择”的习惯,以及随意自由的生活态度,不要特别可以地去照顾Michael。面子观有时会成为中国人与西方人交流当中的障碍。我们如果能以真诚的心与对方交流,他是会感觉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