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化差异案例库平台

音调很重要

徐丽丽  2015-11-01 16:58:53  自编
案例正文:

Pammy 小玲是一名泰国留学生,她们班都是来自几个国家的留学生,其中泰国留学生最多。她们班是语言班,教她们《综合汉语》课的老师是马老师。

和其他老师一样,马老师第一次给她们上课的时候首先做了自我介绍。但是,当他刚说完同学们以后就叫他“马老师”之后,Pammy 小玲和其他泰国的同学一下子就笑了。下课后,其他同学问他们为什么笑,因为他们觉得叫“马老师”没什么可笑的。Pammy 小玲向他们解释说:“学生称呼‘马老师’(mǎ lǎoshī)的时候,因为上声变调规则一定会说成‘má lǎoshī’。而在泰语中‘狗’的口语就是‘má’,而且这个词经常被用于骂人。” 同学们听后也跟着笑了,都明白了笑点在哪里。




延伸阅读:


思考题:


分析点评:

泰国的官方语言是泰语。泰语是一种分析型、孤立型语言,基本词汇以单音节词居多。泰语单词可以简单地理解为由辅音(声母)、元音(韵母)和声调组成,与汉语有不少相似的地方。由于泰文是拼音文字,泰语是一种具有五种不同音调的语言,而且同一个单词音调不同时,其含义是不相同的,因此常使不了解这种文化的外国人感到迷惑。例如单词“Suea”,读降调时意思是垫子、席子,读升调时则是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