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比窦娥还冤! |
|
黄荣 2015-11-01 15:34:28 著作 |
|
案例正文:
小谢作为赴美志愿者在一个孔子课堂教小学生。中秋节时,小谢为学生们用英语讲了嫦娥奔月的故事。通过上网查询,她把嫦娥翻译成godness,没想到授课的第二天,就有家长找到校方,称小谢教授的内容是强行地像孩子灌输宗教的内容,并要求小谢道歉。(P218《国际汉语教学案例与分析》)
|
延伸阅读:
|
思考题:
|
分析点评:
文化教学要有文化差异对比意识。小谢将“嫦娥”翻译成英语时没有仔细斟酌译文能不能直接用。嫦娥在汉语里没有宗教色彩,翻译过来以后意义突变,故事里的人名其实没必要翻译。用拼音就可以了,这样能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目的语输入,简单易行的事情搞复杂化了。文化教学是和语言教学相结合的,文化教学做得好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加深对中国的了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