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化差异案例库平台

个人主义vs集体主义

刘玉川  2014-12-01 02:52:34  
案例正文:
C是一个在英国工作的中国人。在跟英国人接触的过程中,当提及“国家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观点时,几乎所有的英国人都表示强烈的反对。

延伸阅读:


思考题:


分析点评:
西方人自我中心意识和独立意识很强,十分珍视个人自由,喜欢随心所欲,独往独行,不愿受限制。他们认为自己应该为自己负责。在弱肉强食的社会,每个人生存方式及生存质量都取决于自己的能力,因此,每个人都必须自我奋斗,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 中国文化则更多地强调集体主义,主张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主张同甘共苦,团结合作。因为数千年来,千百万中国人都靠有限的土地和资源生活,经济和社会的客观条件加上儒家的、佛教的和道教的伦理道德观的约束,使中国人把个人的目标置于社会需要之下。在中国,一般不突出个人的成就和荣誉,往往把个人的成就和荣誉归结到群体,人们具有崇高的民族自豪感。个人的价值是在奉献中体现出来的。中国文化推崇一种高尚的情操——无私奉献。 事实上,两种价值观并不是完全不可调和的,集体主义并不是否定个人利益,也不是用奉献来压榨人性,而是主张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结合起来,促进社会和个人的和谐发展,只是在必要的时候主张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而个人主义也并不等同于利己主义,追求自我价值是尊重人性的体现,也是平等、独立、奋斗的有力保障,只要没有损害集体和他人的利益,是应该提倡的,也是应该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