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化差异案例库平台

“我该怎么办?”

赵晗杏  2015-10-31 16:36:03  赵晗杏原创
案例正文:

    刘俊峰是一名赴南非一所大学孔子学院担任中文老师的志愿者。自从来到这里任教,刘俊峰尝试着积极融入当地的风俗习惯,却屡屡碰壁。比如,有一次,学校的老师都受邀去一位同事家里吃饭。刘俊峰知道餐具可能不会是中国人使用的筷子,可是让他惊奇的,不仅没有筷子,甚至连桌椅都没有。饭菜都放在地上,大家都用手抓着吃,这让刘俊峰无所适从。好不容易发现了自己喜欢吃的鸡大腿,刚拿起来,俊峰就成为了大家注目的焦点,让他不知如何是好。这一顿饭刘俊峰是怀着兴奋而来,满载失望而归。




延伸阅读:


思考题:


分析点评:

   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餐桌礼仪,刘俊峰老师没有提前了解当地人的餐桌风俗,以致自己处于尴尬的境地。其实,在非洲很多地方,吃饭不用桌椅,也不使刀叉,更不用筷子,而是用手抓饭。吃饭时,大家围坐一圈,饭盒和菜盒放在中间。每个人用左手按住饭盒或菜盒的边沿,用右手抓起自己面前的饭和菜,送入口中。客人吃饭时应注意切勿将饭菜撒在地上,这是主人所忌讳的。而在南非的不少地方,吃饭时,甚至连牛羊鸡鸭的每个部位归谁吃都有规定。其中,鸡大腿由年长的男人吃;鸡胸脯肉归年长的妇女吃;当家的人吃鸡脖、胃和肝;鸡的头、爪和翅膀由孩子们分食。这也就是为什么当刘俊峰老师拿起鸡腿时,别人会向他投去异样的眼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