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的”“自的”随处见(图文) |
|
张旭青 2015-10-31 16:16:56 张旭青原创 |
|
案例正文:
小P是一名来自中国的英语翻译,前不久刚派往卢旺达工作。在那里生活了几个月后,她发现一个有趣的景象:卢旺达人大多都生活在农村,农村的交通除了公共汽车以外最主要的是自的。这种方式很流行,价格也便宜。这种自行车大都为加重自行车,主要是载物载人方便,乘坐舒服、宽松,是卢旺达农民出行主要的交通和运输工具。而在城市里,摩的也十分普遍。起初,她不敢乘坐摩的,因为在中国的许多城市,摩的是没有获得运营许可的“黑车”。但后来她发现,在卢旺达摩的是合法运营的,而且相当普遍,上下摩的还有固定的站点,一般在公交车站附近,十分方便。
|
延伸阅读:
卢旺达人外出除了乘坐小公共、出租外,最主要的交通工具就是摩的和自的。摩的较其他交通车便宜、便捷,在基加利同一个山头乘坐出租要2000卢法郎,而乘坐摩的只要200卢法郎,转到另外一个山头乘出租要另加500卢法郎,而摩的只加100卢法郎。这里的汽车限速行驶,关键路段都有减速坡限速,交警十分敬业,违章超速罚款逮住决不留情,要么罚款要么没收证件,所以这里行车速度较慢,事故也少,乘坐摩的也较安全。另外,卢旺达人行车礼让,很少有超速、逆行的情况发生。 卢旺达大屠杀后经济复苏较快,GDP增速每年都在6%以上,在非洲国家名列前五名,但由于人口多,列世界最贫穷国家之列,老百姓生活水平仍然很低,坐不起车的人很多,城市、农村到处都能看见成群结队的步行者。
|
思考题:
|
分析点评:
卢旺达是“千山之国”,地形主要是山地,而且人口多,经济基础薄弱,居民生活水平较低。因此人们出行大多乘坐摩的或自的。卢旺达的农业在三大产业的所占比重较高,半数居民生活在农村,因而人们也乘坐经济实用的自的或摩的,不仅可以载人,而且可以载运许多货物,非常方便。
在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地形比较复杂,但中国交通建设较为完善,因此交通方式更为多样。人们日常的短途出行多是乘坐公共汽车、出租车,或是驾驶私家车,只有在山区,摩托车的使用才更为普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