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化差异案例库平台

这是关心吗?(图文)

郭鹏岳  2015-10-30 18:22:01  郭鹏岳自编
案例正文:

有一天,志愿者高媛在路上遇见一位南非朋友Sam,她见对方无精打采的样子,就询问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当得知Sam感冒之后,她不假思索地说道:“你要多喝水,按时吃药,还要注意休息,别整天去打篮球了!”与她的预想相反的是,Sam非但没有感谢她的关心,反而愣了一下,说了一句,“I can take care of myself.”(我可以照顾自己),言下之意是,你不该多管闲事。高媛觉得Sam居然对别人的关心置之不理,真是莫名其妙。




延伸阅读:

什么是个人隐私?根据《韦伯斯特英语字典》(Webster’s Dictionary),privacy(个人隐私)被定义为:freedom from intrusion of others in one’s private life or affairs(个人的私生活、私事不受他人侵扰的自由)。个人隐私的表现形式很多,包括个人隐私权和独立判断与选择的权利。在很多场合下,以下对外国朋友的“关心”,很可能被误解:

1、你去哪儿了,怎么才来?2、你好像感冒了。多喝水、记得吃药!3、刚才跟谁打电话呢?4、你吃的东西没啥营养,别吃了!5、少吃点儿,对身体有好处。6、你该减肥了。7、你太瘦了。8、你的发型不好看。9、天冷了,记得多穿衣服。10、你看起来很疲倦。(You look tired。)




思考题:


分析点评:

高媛的做法,是中国人出于关心和照顾对方所做的表示。但是,Sam之所以会那么说,是因为他认为高媛把自己当做小孩子来对待是很可笑的。Sam觉得高媛说话的口气,既像医生,又像别人的老妈和老爸一样。中国人的这种关心,被很多外国人视为对个人隐私的一种侵犯。他们会认为,吃不吃药是医生负责的事情,是患者自己的事。甚至有的人会想,你又没有行医执照,凭什么建议我吃药?吃错了你能负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