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化差异案例库平台

蝙蝠

  2014-11-28 23:39:35  
案例正文:

按我国吉祥寓意的习俗,蝠因为与福、富谐音,所以人们很早就喜爱把蝙蝠作为吉祥物用于装饰艺术中。比方说,两只蝙蝠并在一起,寓意“双重福气”,从盒中飞出五只蝙蝠,则表示“福和合” ,蝙蝠倒着画,叫“福到了”,中国人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变形移情手法,把原来并不美的形象变得翅卷翔云,风度翩翩。蝠身和蝠翅都盘曲自如,十分逗人喜爱。而在很多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认为蝙蝠凶神恶煞,令人厌恶, 使人联想到丑陋与罪恶, 所以英语中凡带有bat 的习语都含有贬义, 如as blind as a bat (有眼无珠) , bat 成了睁眼瞎的典型形象,看作是恐怖、死亡和不吉利的象征,连小孩也知道它是“吸血鬼”。



延伸阅读:


思考题:


分析点评:
动物在不同国家所代表的寓意也不尽相同,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人类与动物相依共存,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世界上任何语言都是植根于特定的文化背景之中,反映着特定的文化内容,由于不同民族历史文化、民情风俗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形成了各民族独特的动物文化,而文化的差异导致了人们对同一动物赋予不同的情感和喻义,产生了不同的联想意义,有时为表达同一情感喻义,会采用不同的动物来作为喻体,审美价值取向和社会心理的差异的不同造成同一动物词在不同文化中产生不同的褒贬义, 这与不同民族对动物的好恶有关。对该动物喜欢、欣赏, 那相对应的动物词就会向褒义方向发展。反之, 就会向贬义方向发展。